11月21日与老师讨论
Introduction: 距离上次讨论结束,已经大概有近两周的时间没见到老师了,怪想念的。所以,当今天推开所长办公室的时候,心中一阵狂喜,终于可以再次和老师讨论了,我的笔记本上的问题已经积攒了一打。
Key words: 修改文章、阅读材料、与王博士合作、与Romanelli教授的合作、NDSHA、Others
Point 1 修改文章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讨论稿件最后的修改。首先,老师检查了我之前修改的样稿,询问每一处修改的位置(用红色字体标红)、修改的原因以及对王立学博士审稿意见的答复。一共修改近十处,其中最让我担心的是摘要部分的添加内容。之所以最担心这里,主要是由于摘要需要高度概括文章结论,很不好写,对于我这样刚入门的新手来说就显得更有难度了。还记得在文章形成阶段,对摘要的写作如履薄冰,生怕说的有不合适的地方。幸运的是,老师比较认可我添加上去的内容。说明我的科学文献写作功底有了一点提升。
然后,老师提出来文章少一点Ingredient,简直是送命题啊,老师的严肃让我立马意识到自己肯定遗漏了某一处老师非常在意的而且极为重要的细节。好在我想起来了,这里少了致谢,而在文章修改过程中王博士指导了那么多,怎么能半点不提他的贡献呢?
最后,老师基本认可文章工作,同意后面的进一步细修由我全权负责即可,主要是与王博士沟通是否愿意成为第四作者,以及与编辑部的后续关于版面费、审稿费以及稿件校样的事宜。
Point 2 阅读材料
老师考虑到我之前阅读的由Seth Stein与Michael Wysession写的《An Introduction to Seismology, Earthquake and Earth Structure》难度太大,给我提供了另一本相对较为简单一点的《Modern Global Seismology》,以及可能会对我有用处的《Fractals and Chaos in geology and geophysics》,还有指导年轻人如何开始做工作的《Advice for a Young Investigator》。最有象征意义的也特别使我触动的是最后一本,不仅说明老师认可我前一段时间做的工作,已经开始入门了,还为我的进一步学习指明了方向,开始做更加精细的工作了。
Point 3 与王立学博士和Romanelli教授的合作
这里,老师给我提了两点要求、两点建议:
两点要求:
(1)与王立学博士和Romanelli教授之间的合作要一直进行下去;
(2)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更加主动一点
两点建议:
(1)不要因为害怕提的问题过于Stupid而畏畏缩缩不敢提问,特别是与Romanelli教授之间的合作,可以提任何问题,只要英语表达到位表明我英语足够好就行。国外的学生整天一堆Stupid的问题。
(2)提的问题应尽量具体,好让别人能够回答;
关于工作的建议:
(1)在确保正确性的前提下保证效率;
(2)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例如,PSHA最初的模型极其简单,参数只有两个,模型也只有两个(GR定律与大森衰减关系),然后在不断改进的工作中才成为今天这样复杂的样子;
Point 4 NDSHA
关于NDSHA的进一步补充:
(1)在最简单的情形下,可以考虑某处多深处有一个地震,也提前知道地震的震源机制信息等各种信息,然后据此计算某处受到的影响。NDSHA需要做到的事,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然后取其中一种最坏的情况来计算地面峰值加速度。
(2)NEO-deterministic,这里的Neo可以理解为新的意思,即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做法。
(3)NDSHA不同于以往的是,既考虑统计关系,也考虑物理机制。但是,NDSHA与PSHA计算出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即峰值地面加速度。
Point 5 需要关注的对象
上图来自:Wenk, S., Pelties, C., Igel, H., and et al. 2013. Regional wave propagation using the discontinous Galerkin method. Soild Earth, 4: 43-57.
图中合成地震图和实际观测结果对比中的差异来源主要有:计算方法的差异、模型的差异,峰谷的对应显示了在计算过程应该修整的地方。而最值得关注的是ESK和KONO,在后半段的合成振幅远远超过观测振幅。
(1)CAP方法,即Cut and Paste,初步理解是在拟合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如何使他们更加接近;
(2)地震学第一原理
(3)最优化方法
Point 6 Wisdom of Crowds与英语考试
(1)关于川滇断层的工作暂时停止,加紧速度补上基础地震学理论;
(2)需要准备英语考试时可暂停一个月的工作;可是对于我这样的工作狂,还是得坚持,哈哈哈哈哈。
最后,给老师手动比个心,今天的信息增益很大,我的受益,持续良多。
Author: Crowboydoudou
Link: https://crowboydoudou.github.io/2018/11/21/11月21日与老师讨论/
License: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4.0 国际许可协议